top of page

廣場

The Right Thing (2011)
「在抗爭與學業、公民與政客、激情與自省之間,在台北,在這個廣場,在他們二十餘歲的年紀。 」
 
 
 
 
電影官方粉絲團
博客來購買網址
野草莓學運部落格

《廣場》

 

性質:紀錄片
片長:112分鐘
導演:江偉華
分級:普遍級
適齡:高中以上
語言:國語


影片介紹:

 

2011年11月,中國官方代表陳雲林來台參訪,許多反對兩岸統一的台灣人民走上街頭,卻在試圖向陳雲林表達國家認同的過程中,遭受國家機器對言論與人身自由的嚴重剝奪——人民甚至連揮舞中華民國國旗都不被允許。相關影像透過網路與新聞媒體快速傳播,致使一批教授與學生走出校園,在11月6日聚集於行政院門口,表達對國家箝制人民集會與言論自由的不滿,並提出修改集會遊行法的訴求,隔天,在遭到警方強制驅離之後,這群人轉進自由廣場,展開為時超過一個月的學生運動。這是片名「廣場」的由來,是野草莓學運的開端,是在野百合學運之後,台灣新一波青年社運份子崛起的關鍵時刻。導演江偉華除了以冷靜的鏡頭記錄學運的重大事件、行動與集體決策過程外,更透過訪談呈現個別參與者來到廣場的理由與對台灣政治的思索。投入這場學運的學生,多成長、受教於解嚴後的台灣。未曾經歷過權威統治的時代,學運第二天警方在行政院門口的強制驅離行動,可能是他們首次親身體驗國家機器的暴力。他們也是網路世代,擅長於網路媒介散播、截取資訊,許多人更是在看了PTT的轉貼文章與Youtube的影片而來到集會現場。他們知曉上個世代的野百合學運對台灣民主的意義,但站在歷史的後浪上,他們選擇創造嶄新的社運模式,實踐從學院課堂中習得的民主價值,並透過新興的無線網路與即時平台分享集會實況,突破空間與主流媒體的限制,建立暢通的、屬於自己的發聲管道。這場學運不止反映了台灣社會在兩岸議題、媒介革新、知識生產等方面的變化,更宣示了新世代公民意識的覺醒,確實,野草莓學運以降,我們也看見許多受這場運動啟發的年輕人,投入各類社會運動的矯健身影。

bottom of page